-
【天津招商】亚投行全球首个总部外功能中心天津基地启动验收调试
作为亚投行全球首个总部外功能中心,天津数据与综合业务基地日前正式启动客户验收和调试工作。该项目是天津招商引资的重要成果,历经选址、报批、设计及施工建设后即将交付,将实现京津办公联动,为亚投行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一)战略布局:打造全球治理新支点 亚投行天津数据与综合业务基地的落地,是落实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举措。2019年4月,经国务院批复,基地正式落户天津滨海新区,选址天津开发区于家堡自贸区服务中心大厦。作为亚投行在北京总部外设立的首个功能中心,基地承载着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深化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使命。天津凭借自贸试验区政策优势、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支点地位及优质营商环境,成为亚投行拓展全球业务的关键节点,该项目的推进也为天津进一步吸引国际高端要素集聚提供了示范效应。 (二)攻坚建设:疫情下的效率与质量双保障 基地建设过程中,建设团队面临疫情带来的多重挑战。为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各方创新采用实时网络互动平台,实现与亚投行总部在方案深化、材料确认等环节的无缝对接;同时建立现场多方联动机制,协调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同步作业。为恪守交付承诺,施工现场实施“7×24小时”连续作业模式,高峰期有200余名建设者同时投入施工,通过科学调配资源、优化施工流程,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全力压缩工期。经过前期紧张建设,目前基地主体工程及内部装修已基本完成,进入验收调试阶段。 (三)功能集成:构建国际化综合服务平台 据介绍,基地定位为多功能综合业务枢纽,将重点承接亚投行部分董事会会议、员工培训、国际论坛、视频会议及新闻发布等活动。验收调试阶段将围绕智能化会议系统、数据存储中心、网络安全保障等核心设施展开,确保各类设备达到国际一流标准。项目计划通过1个月的系统调试后,于9月中下旬正式交付,10月中旬投入使用。届时,基地将与北京总部形成“京津联动”办公格局,为亚投行来自多个国家的员工提供国际化办公环境,进一步提升机构全球业务处理能力,为亚投行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合作提供有力支撑。
2025-07-30
-
滨海新区率先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 打造招商引资新优势
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天津滨海新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展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试点工作。此举通过数字化手段简化登记流程、压缩办理时限,为区域招商引资注入新动能,标志着当地商事制度改革迈入新阶段。 一、政策引领下的先行先试 国家工商总局发布《关于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的意见》后,天津市高度重视,将滨海新区列为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的先行试验区。2023年,滨海新区市场监管局网上登记服务平台正式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上线运行,迈出了改革实践的关键一步。根据规划,该平台后续将逐步扩大服务覆盖范围,中新生态城和开发区将分批纳入试点,形成由点及面、稳步推进的改革格局。此次试点范围明确涵盖有限公司及分公司、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的设立和变更登记业务,基本实现了常见商事主体类型和高频登记业务的线上办理覆盖。 二、全流程电子化的创新实践 滨海新区此次推行的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核心在于构建“线上申报、网上审核、电子发照、档案电子化管理”的全新业务办理模式。申请人无需前往登记窗口提交纸质材料,只需通过指定的网上登记服务平台,即可完成从信息填报、材料上传到审核结果查询的全流程操作。平台整合了身份验证、电子签名、表单自动生成等功能,有效降低了申请人的操作难度。在自贸试验区行政服务大厅,工作人员通过线上系统对申请人提交的电子材料进行审核,对于符合条件的申请,实现快速审批办结。这种“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模式,大幅减少了传统登记模式下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三、审批效率与服务体验双提升 全程电子化登记模式的推行,带来了显著的效率提升。2023年,天津市第一张通过全程电子审批流程发放的营业执照在滨海新区成功发出,标志着该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从企业申请人线上提交完整申请材料到最终领取营业执照,办理时限得到有效压缩。通过系统自动校验和人工高效审核相结合的方式,部分简单业务的审批时间大幅缩短,为企业快速进入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这种便捷高效的登记体验,不仅减轻了企业开办的制度性成本,也增强了区域对创新创业者的吸引力,为优化当地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试点推广与未来展望 滨海新区在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旨在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网上登记服务平台的功能将不断完善,服务范围将逐步扩展至中新生态城、开发区等区域,惠及更多市场主体。未来,滨海新区还将进一步探索将全程电子化登记向更多业务类型延伸,推动与其他政务服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构建更加便捷、高效、透明的市场准入环境。这一改革举措不仅是落实国家“放管服”改革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滨海新区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实践。通过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滨海新区将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2025-07-30
-
【天津招商】空客天津扩容深化中法航空产业协作
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成果,空客A320天津总装线产能提升项目协议日前签署,标志着中法航空工业合作的里程碑式进展,将强化战略伙伴关系,并为区域高端制造注入新动能。 一、空客A320天津总装线产能提升框架协议于2018年在北京正式签署。该项目旨在优化生产线效率,通过分阶段提速计划实现规模化增长。合作方包括天津港保税区、空客公司及中方航空工业集团,体现了跨国协作的高效性。该举措响应了中国民航市场的强劲需求,契合全球航空供应链重组趋势,推动天津作为高端制造枢纽的定位提升。 二、产能提升计划采用渐进模式,预计在数年内逐步达成阶段性目标。总装线自2008年投入运营后,已积累坚实生产基础。2017年的交付记录显示,其累计完成数百架飞机组装,支撑了空客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此次扩容不仅优化生产效率,还将带动本地供应链升级,吸引更多零部件企业落户天津周边区域。 三、项目对区域航空产业链意义深远。天津港保税区通过深化与空客合作,强化了航空产业集聚效应,形成涵盖研发、制造、维修的完整生态体系。例如,周边配套企业同步受益于产能提升,加速技术本地化与人才培养。该合作模式被视作外资在华高端制造的范本,增强了国际伙伴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四、长远来看,产能提升项目将巩固空客在亚洲的核心布局,助力天津打造世界级航空产业集群。该项目不仅提升飞机制造能力,还促进绿色航空技术应用,如节能装配流程的优化。未来,中法双方有望延伸协作至新机型开发,共同应对全球航空业挑战,形成互利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2025-07-30
-
【工业用地】2019年10月天津工业用地市场交易分析报告
一、2019年10月天津工业用地成交总况分析:2019年10月,天津成交用地总面积1,630,603平方米(约合2446亩),工业用地面积为776,827平方米(约合1165亩),占总面积的48%,环比增长136.44%;成交金额共计942,055万元,其中工业用地金额46,930万元,占比4.98%,环比增长53.5%;成交土地32宗,其中工业用地12宗,占总宗数的37.5%,环比增长50%。天津工业用地成交总况二、2019年10月天津工业用地成交面积分析:2019年10月,工业用地成交面积较上月剧烈增长,呈现“多点开花”的趋势。从土地成交面积来看,5个地区均有工业用地交易,且宁河区土地成交面积最大,占比31%。三、2019年10月天津工业用地成交宗数分析:从土地成交宗数来看,滨海新区、武清区、宁河区成交宗数最多。同时,滨海新区、西青区、武清区、宁河区、蓟州区也在加速规划工业用地,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滨海新区、西青区、武清区、宁河区、蓟州区正在成为投资热门地区,价格呈现上升趋势,北辰区热度有所降低。四、2019年10月天津工业用地成交金额分析:从成交金额来看,受成交宗数及面积、单价等影响,宁河区成交金额最高,高达16,330万元;滨海新区尾随其后,为13,410万元。全市成交总金额较上月增长53.5%,呈现波动状态。2019年10月天津各地区土地成交均价分布从成交均价上看,西青区成交均价最高,达到60万元/亩,蓟州区成交均价最低,为25万元/亩,由此可见,地区的交通便利程度以及经济发展程度是影响该地区地价的主要因素。其他区县,则受地块面积、形状、地质状况、交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府干预的影响,保持着相对稳定的价格。五、2019年10月天津工业用地成交详情分析:天津工业用地成交详情由表可知,2019年10月,天津成交的所有工业用地中,总价最高的土地被天津嘉富科技有限公司竞得,为14,120万元;而天津市中升挑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竞得的地块成交均价最高,达60万元/亩;天津滨海新区立邦涂料有限公司竞得10月面积最大的地块为289.51亩,位于天津开发区南港工业区。六、天津投资分析:全国土地成交面积总况由图可知,天津工业用地成交面积位列全国第26位,排名上升,与黑龙江、宁夏在同一梯队,成交面积占全国0.93%。全国土地成交均价总况天津工业用地成交均价位列全国第4,排名下降,与海南、浙江在同一梯队,地价水平相对较高。
2025-07-30
-
【工业用地】2019年08月天津工业用地市场交易分析报告
一、2019年08月天津工业用地成交总况分析:2019年08月,天津成交用地总面积300,435平方米(约合451亩),工业用地面积为282,535平方米(约合424亩),占总面积的94%,环比下降64.74%;成交金额共计22,311万元,其中工业用地金额16,111万元,占比72.21%,环比下降60.83%;成交土地8宗,其中工业用地7宗,占总宗数的87.5%,环比下降58.82%。天津工业用地成交总况二、2019年08月天津工业用地成交面积分析:2019年08月,工业用地成交面积较上月剧烈下降,呈现“多点开花”的趋势。从土地成交面积来看,5个地区均有工业用地交易,且武清区土地成交面积最大,占比40%。三、2019年08月天津工业用地成交宗数分析:从土地成交宗数来看,武清区成交宗数最多,这也是武清区近12月以来第1次成为天津成交土地最多地区。同时,津南区、武清区也在加速规划工业用地,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津南区、武清区正在成为投资热门地区,价格呈现上升趋势,滨海新区、宝坻区、静海区、蓟州区热度有所降低。四、2019年08月天津工业用地成交金额分析:从成交金额来看,受成交宗数及面积、单价等影响,武清区成交金额最高,高达7,160万元;津南区尾随其后,为3,021万元。全市成交总金额较上月下降60.83%,呈现下降状态。2019年07月天津各地区土地成交均价分布从成交均价上看,滨海新区成交均价最高,达到78万元/亩,静海区成交均价最低,为25万元/亩,由此可见,地区的交通便利程度以及经济发展程度是影响该地区地价的主要因素。其他区县,则受地块面积、形状、地质状况、交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府干预的影响,保持着相对稳定的价格。五、2019年08月天津工业用地成交详情分析:天津工业用地成交详情由表可知,2019年08月,天津成交的所有工业用地中,总价最高的土地被天津世纪佳域实业有限公司竞得,为5,830万元;而天津东疆港大冷链商品交易市场有限公司竞得的地块成交均价最高,达78万元/亩;天津世纪佳域实业有限公司竞得8月面积最大的地块为130亩,位于天津市武清区崔黄口镇京津电子商务产业园宏瑞道南侧、规划兴和路西侧。六、天津投资分析:全国土地成交面积总况由图可知,天津工业用地成交面积位列全国第15位,排名上升,与广西、云南在同一梯队,成交面积占全国2.26%。全国土地成交均价总况天津工业用地成交均价位列全国第3,排名上升,与浙江、甘肃在同一梯队,地价水平相对较高。
2025-07-30
-
【天津招商】天津节能低碳产业园:绿色产业集聚激活转型发展新动能
坐落于天津南开区奥体中心快速路南侧的天津节能低碳产业园,是聚焦节能环保科技产业的绿色产业基地,通过精准招商引资整合创新资源,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吸引30余家企业及机构入驻,正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模式,为区域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构建全链条产业生态,夯实转型根基。园区围绕节能环保科技产业核心环节,集聚天津市能源管理培训学校、中建科天津分院、天津滨海国家职业鉴定所等专业载体,形成覆盖科研、设计、检测认证、职业鉴定的完整产业链。2022年,通过优化空间布局与服务体系,推动天津三方环科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等技术型企业落地,实现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应用的闭环衔接,为绿色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 二、打造创新转化平台,释放发展活力。园区以京津冀节能低碳促进中心、军民融合科技转化中心等创业基地为依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2023年,节能技术实验室与入驻企业联合开展多项关键技术攻关,V8智库与绿色锋巢为初创团队提供政策咨询、资源对接等服务,全年推动多项节能低碳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有效提升区域绿色科技竞争力。 三、深化人才培养合作,强化智力支撑。天津市能源管理培训学校通过国际合作与区域培训双路径,构建人才培养体系。2021年,该校与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劳伦斯实验室签约,共建能效低碳技术应用人才培养基地,引入先进教学资源。同时,面向天津及河北公共机构节能低碳环保岗位开展专业培训,累计覆盖近万人次,为产业发展输送专业人才。 四、拓展第三方服务网络,促进区域协同。中检(天津)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天津公司业务窗口单位,聚焦绿色、生态、环保领域第三方技术服务。2024年,该公司深化检测认证、标准制定等服务能力,业务覆盖天津及周边地区,同时发挥科技人才培养与创业基地作用,助力企业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推动区域节能环保产业标准统一与协同发展。 作为天津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节能低碳产业园通过产业集聚、创新驱动、人才赋能与服务延伸,正逐步成为引领区域经济绿色转型的示范平台,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动能。
2025-07-30
-
【工业用地】2018年3月天津市工业用地市场成交结果分析
一、2018年3月天津市工业地块成交总况分析:2018年3月,天津市出让用地总面积662706.7平方米(约合994.06亩),工业用地面积为516803.6平方米(约合775.21亩),占总面积的77.98%,环比增长812.07%;成交金额共计149420万元,其中工业用地金额30330万元,占比20.30%,环比增长819.10%;出让土地22宗,其中工业用地19宗,占总宗数的86.40%,环比增长533.33%。2018年3月,滨海新区、静海县土地成交面积占主占比依次为35%、31%,占总成交面积的65%;从成交金额来看,滨海新区位居第一,静海县位居第二,综合比较不难发现,天津环城区县土地面积与土地金额成正相关关系;从成交宗数来看,宝坻占比最大,其次是静海县。本月地块分布均在天津环城郊县,滨海新区、静海县的面积、金额和宗数占比较大,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二、2018年3月工业用地用途结构分析:由图可知,2018年3月天津市出让的所有工业用地中,制造业、化工业占绝对主导地位,占比达89%,新兴行业仅为为11%,是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2018年3月,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机械设备制造等产业用地需求较大。三、2018年3月工业用地成交均价分析:上图更为清晰地反映了2018年3月天津市各区工业土地的成交均价水平,滨海新区土地出让均价最高,为40.02万元/亩;由此可见,滨海新区工业用地地价较其他环城区县地价相对较高;蓟州区工业用地出让均价最低,为19.8万元/亩。谷川联行致力于为企业选址提供专业的顾问式服务,通过科学的方法,系统化的选址策略,本地化的服务团队,为超过十四余万家企业提供选址咨询服务。
2025-07-30
-
【工业用地】2017年11月天津市工业用地市场成交结果分析
一、2017年11月天津市工业地块成交总况分析2017年11月,天津市出让用地总面积1655557.4平方米(约合2483.34亩),工业用地面积为342991.9平方米(约合514.49亩),占总面积的20.72%,环比下降49.04%;成交金额共计1236031万元,其中工业用地金额19981万元,占比1.62%,环比下降37.45%;出让土地29宗,其中工业用地7宗,占总宗数的24.14%。2017年11月,西青区土地成交面积占比最大,武清区紧随其后。成交金额方面,西青区居首位,其次是武清区、东丽区。从成交宗数来看,西青区占比最大,其余各区占比相同。本月滨海新区工业用地成交面积最大、成交金额最多、成交宗数最多,领先于其他区。二、2017年11月工业用地用途结构分析由图可知,2017年11月天津市出让的所有工业用地中,新兴行业具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传统行业(制造业)占比约为14%,新兴行业(新材料、技术服务业、餐饮业、高新技术、新能源)占比约为86%。2017年11月,技术服务业用地需求较大。本月津南区受到了传统行业的青睐,新兴行业则分布在其余各区。津南区由于地价低、传统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等因素,一直以来饱受传统行业企业的认可。而西青区位优势好,政策条件佳,倍受新兴行业青睐。除环城四区以外,蓟州区增长势头迅猛。预计未来,企业拿地将逐步向五郊区聚集。三、2017年11月工业用地成交均价分析上图更为清晰地反映了2017年11月天津市各区工业土地的成交均价水平,东丽区土地出让均价最高,为66.85万元/亩;蓟州区工业用地出让均价最低,为18.3万元/亩。谷川联行致力于为企业选址提供专业的顾问式服务,通过科学的方法,系统化的选址策略,本地化的服务团队,为企业选址决策提供最优支持,累计为超过十万家企业提供选址咨询服务。
2025-07-30
-
【工业用地】2018年11月天津市工业用地市场成交结果分析
一、2018年11月天津市工业地块成交总况分析2018年11月,天津市出让用地总面积1201075.1平方米(约合1801.61亩),工业用地面积为494473.6平方米(约合741.7104亩),占总面积的41.17%,环比减少68.24%;成交金额共计739557万元,其中工业用地金额441758万元,占比59.73%,环比增长452.14%;出让土地26宗,其中工业用地13宗,占总宗数的50%,环比减少38.10%。2018年11月,从土地成交面积来看,天津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在武清、西青、北辰等郊区,表明天津市工业用地正在向外郊逐步延伸。从土地成交金额来看,西青区成交金额最多,说明目前西青区工业用地前景可观。结合各区的发展,可得出武清区工业用地设施的不断完善,随之工业用地成交面积比重也较大。从土地成交宗数来看,武清区依旧占比最多。由图可知武清区无论是成交面积还是成交宗数均位居第一,随着天津的不断发展和目前政策的导向,武清区的工业发展将会步步高升。二、2018年11月工业用地用途结构分析由图可知,2018年11月,天津市出让的所有工业用地中,制造业与房地产业均占比2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为19%,因此可以看出,新兴行业的市场前景比较乐观,对于制造业和房地产行业用地需求量较大。三、2018年11月工业用地成交均价分析上图更为清晰地反映了2018年11月天津市各区工业土地的成交均价水平,河北区土地出让均价最高,为2624.88万元/亩;由此可见,河北区较其他区域相比,有着便利的交通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因此地价相对较高;而武清区受其区位和交通的影响,工业用地出让均价最低,为33.94万元/亩。谷川联行致力于为企业选址提供专业的顾问式服务,通过科学的方法,系统化的选址策略,本地化的服务团队,为超过十四余万家企业提供选址咨询服务。
2025-07-30
-
【工业用地】2018年5月天津市工业用地市场成交结果分析
一、2018年5月天津市工业地块成交总况分析2018年5月,天津市出让用地总面积2594546.9平方米(约合3891.8亩),工业用地面积为1930041平方米(约合2895.1亩),占总面积的73.39%,环比增长114.75%;成交金额共计723824万元,其中工业用地金额116510万元,占比16.10%,环比增长113.51%;出让土地30宗,其中工业用地20宗,占总宗数的66.67%,环比下降53.85%。2018年5月,从土地成交面积来看,滨海新区土地成交面积占比近七成,遥遥领先于其余六区。从成交金额来看,滨海新区也位居第一,从土地成交宗数来看,滨海新区依旧占比最多。结合数据图表,工业用地依旧聚集在天津市区外的郊县区域,除地价因素外,外环以外工业用地设施的不断完善,也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综合来看,滨海新区无论是成交面积、成交金额还是成交宗数均位居第一,发展潜力巨大。二、2018年5月工业用地用途结构分析:由图可知,2018年5月,天津市出让的所有工业用地中,传统产业(制造业、采矿业、建筑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占比60%,新兴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等)为40%,其中不难看出,传统行业仍是工业用地的主导,但新兴行业的市场前景也在稳步提升。本月,制造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用地需求量较大。三、2018年5月工业用地成交均价分析上图更为清晰地反映了2018年5月天津市各区工业土地的成交均价水平,西青区土地出让均价最高,为43.9万元/亩;由此可见,西青区较其他环城区县相比,有着便利的交通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因此地价相对较高;而宁河、静海等受其区位和交通的影响,工业用地出让均价相对最低,为21.27万元/亩和23.72万元/亩。谷川联行致力于为企业选址提供专业的顾问式服务,通过科学的方法,系统化的选址策略,本地化的服务团队,为超过十四余万家企业提供选址咨询服务。
2025-07-30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